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景区游客如织、络绎不绝,商场市列珠玑、人头攒动……进入2023年,贵州从春天启程,处处升腾万千气象。
回顾世纪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复苏迟滞乏力等因素叠加的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国开行贵州省分行以多个数字、多个关键词,串联出开发性金融“任凭波浪翻涌,我亦奋楫前行”的黔行轨迹——
这一年,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885亿元,从深化政银合作、服务战略重点、全力应对疫情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绿色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推动政策“含金量”转化为贵州发展“高质量”,用实干践诺“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之初心。
这一年末,其管理资产余额达6519亿元,较年初增长8.9%,连续十一年非个人中长期信贷保持全省第一;其中信贷资产余额4231亿元,较年初增长10.8%。在服务贵州、建设贵州的历程中有力彰显了金融主力军的责任和担当。
“成事之图”明干事之要
刚刚过去的2022年,国发〔2022〕2号文件重磅出台。重大机遇下的贵州不负重托、不负众望,交出“全省GDP突破2亿元大关”的亮眼成绩单。
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高质量”的背后,从不缺乏开发性金融的心之所向与力之所至。
去年,根据我省与国开行总行工作要求,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制定配套推动方案的“成事之图”,明确“十四五”期间65个重点项目(事项)清单的“干事之要”,专项工作组在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工作机制下,把力量凝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中。
打好“政银”合作、“融智”两张“关键牌”,该行与贵阳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重大项目谋划建设的合作方案》,并围绕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县融资、能源产业清洁高效发展融资及定点扶贫县正安等领域,密集编制有关规划,为新机遇下的贵州添砖加瓦。
时至2023,成效如何?该行以实践检验、用成绩作答:
这一年,紧紧围绕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支持领域,实现表内外新增授信1082亿元,其中重点项目(领域)授信838.3亿元,占总授信的77.5%,力度空前。
这一年,跨越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之阻碍,通过构建省属国有企业统贷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基金投放和信贷支持,完成对49个重点项目投放50亿元,投放额列全省首位。基金配套项目授信130.7亿元,投贷联动资金撬动作用有效发挥。
一个闪亮的数字让贵州开行人铭记。2022年,在该行迎来桃李年华之际,连续11年保持非个人中长期信贷位列全省第一。
数字转化为现实成效:
是省内单笔金额最大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13.9亿元支持“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的“快速上马”;
是沪昆国高、盘县杨山煤矿、盘江燃煤发电、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城融合示范项目等一批交通、工业、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的“乘势起飞”;
是“稳民生”的新出发。去年9月,在住建部确定保交楼专项贷款额度分配方案后,该行开启以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业务,完成24小时内对项目评审承诺,48小时内实现全额发放,跑出金融助稳定社会大局“加速度”……
抓住重大机遇,开发性金融暖流涌动,贵州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四个不摘”助乡村振兴
为落实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行拧紧“四个不摘”发条,围绕“巩固”与“衔接”二词,仅2022年间,以273亿元信贷资金为笔,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处落笔——
其以70.2亿元“产业带动贷”,滴灌出全省66个脱贫县茶叶、刺梨、中药材等数十种农业产业向阳生长,崇山峻岭变作大山百姓的“绿色银行”。
对于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县务川、正安、道真,该行除以超20亿元信贷资金重点助三县“壮筋骨”,并积极推动和协助国开行总行及兄弟分行以逾310万元消费扶贫,鼓励其进一步成长。
遵义,作为国开行在全国的5个开发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之一,备受其关爱:在该行全年对其授信62.9亿元、完成发放44亿元的金融助力下,国储林、“百县千亿”工程、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等项目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实干笃行,连创佳绩:
立足全省多个国储林项目授信100亿元,发放54亿元,授信及发放额在国开行系统及全省金融机构均列第一,成为落实我省“双碳”行动的领跑者;
聚力专项帮扶全省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编制专项融资规划,以94.4亿元助其开启发展新图景。在以上帮扶县余额超663亿元,位列全省金融机构第一;
其以居全国开行系统首位的49.6亿元后扶贷款,为支持建设、投用的多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解资金、市场等方面难题。21.3万受益者脸上笑容,佐证着该行用心答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这道加试题。
乡村振兴,“绿”是底色。2022年,开发性金融又一次着笔勾勒绿色发展,贵州再迎“东风吹来绿满园”。
在联合省林业局、农发行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的意见》、健全工作机制的同时,该行超350亿元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贷款流向盘州国储林等多个项目,为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开发性金融贡献。在全省发放垃圾污水处理贷款38亿元,23个高标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接续落成,覆盖全省8个市(州)36个县(区),“建成一批、改善一片、造福一方”作用日益凸显。
“超常举措”强发展信心
2022年,贵州经济面临多重考验。困难前所未有,国开行贵州省分行拿出“超常决心”,以系列“超常举措”,为贵州经济强信心,助力化危机、开新局:
去年9月疫情突袭贵阳之时,第一时间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在该市大部分区域实施临时静态管理情况下,该行部分员工坚守行内封闭办公,换来当月实现新增217.6亿元、投放183.6亿元,确保了金融服务不打烊、不间断;
“分行为主+远程居家”办公协助模式下,该行线上线下扁平高效推进项目开发、评审授信和资金投放,将5.3亿元资金及时输送至公路基础设施、棚户区、国储林等重点领域,开发性金融力量护航下,20个项目资金连续性得到保障;
迎难而上的开行人并肩奋战,仅用时2周完成14个基金项目评审授信并实现投放20亿元。同时,投贷联动发放151.5亿元支持全省制造业、高速公路、水务一体化等重点领域15个人民币中长期及短贷款项目,其中,盘江普定2x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为疫情期间全省单笔最大基金配套融资项目。
而面对民生这个最大的政治,将“人民至上”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的开行人,在2022年坚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助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于是,58亿元保障性住房贷款接续在8个市州17个县区落地,并实现该行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2.4亿元。
亦如是,实现贵阳银行、贵州银行、贵阳农商行转贷款发放合计43亿元,服务小微企业上千家。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作为科技强国战略抓手,为航天新力、振华新材料等企业发展注入3.4亿元金融动力,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与覆盖面进一步提升。
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完成全年发放49亿元,贷款金额和人数较去年分别增长20.4%和3.7%,全省51.8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更多教育公平与改变命运的机会……
千秋之功,在积尺寸之力中可感可及。带着“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开发性金融踏上新程,定将助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让“四区一高地”战略蓝图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