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

guizhou HUAXIA ecological 

TRADING CENTER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洪成: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基石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 | 作者:记者:王远柏 | 发布时间: 2022-11-08 | 12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似锦,未来可期。我们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日,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洪成在接受采访时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新时代林业工作的信心、决心!”胡洪成说。

胡洪成(中)调研山桐子产业

十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贵州林业系统积极拓展绿化空间,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坚决守好生态底线,全域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不断壮大林业经济,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创造了贵州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美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为新时代林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我们将不断夯实绿色基础、注入绿色动能、提供绿色保障,让生态回归自然,生产顺应自然,生活融入自然。”胡洪成表示,贵州林业将坚决扛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使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依托各类自然保护地,建立一批自然教育基地、生态文化基地,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利用“三区三线”规划,为生态“留地”、为自然“添绿”,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进一步优化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山桐子、油茶、竹、花椒等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低碳发展。

健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体系。加快建立草原森林湿地休养生息制度,健全完善生态保护法规体系,探索森林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贵州方案。

中心动态